龍血樹 - 血竭
名貴的雲南紅藥——血竭,又名麒麟竭,與雲南白藥齊名,
又是著名藥品"七厘散"的主要成份,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譽之爲"活血聖藥",
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收斂止血的良好功效,既可內服,又可外用,
是治療跌打損傷、活血、止血的特效藥。血竭是以龍舌蘭科常綠喬木,龍血樹爲原材料提煉出來的。
龍血樹 - 血竭多稱爲龍血
作爲一種名貴的傳統中藥,血竭在我國傳統醫學上沿用至少有1500多年的歷史,
但在1972年以前未發現國產龍血樹時,所用血竭一直靠從東南亞和非洲進口,
價格十分昂貴,每年要耗去國家大量外匯。在國外,血竭多稱爲龍血(DRAGON'S BLOOD),
非洲用龍舌蘭科龍血樹屬的植物樹幹割取血竭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而用棕櫚科植物黃藤果實提取血竭僅是近代的事,但我國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對血竭植物有過記載,
蘇頌《唐本草》中寫道:"血竭原植物,木高數丈,婆娑可愛。
其脂液從木中流出,滴下如膠飴狀,久而堅凝,乃成竭,赤作血色,采無時"。
龍血樹 - 蔡希陶教授
談到國內龍血樹和國產血竭,那還得從一位傳奇式人物
我國著名植物學家、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創始人蔡希陶教授說起。
蔡老原籍浙江東陽,1911年出生于一個醫生家庭,從小熱愛大自然,
年青時以優异成績考入北京靜生生物調查所,跟隨著名植物學家胡先驌先生學習植物學。
20世紀30年代初蔡老就深入雲、貴、川等地考察植物,采集植物標本。
爲了進大凉山,他與黑彜頭人歃血爲盟,爲了到滇南,他不顧瘴癧之氣和匪患之險,拉著馬尾巴闖過無人區。
龍血樹 - 特效止血藥
蔡老喜歡植物也酷愛文學,
他在雲南采集植物標本時寫的小說《普姬——一個花苗姑娘》、
《爬梯——一個趕馬人的日記》、《四川的巴布凉山人》等,受到魯迅先生的高度稱贊。
但是,他高深的文學造詣却給他帶來了不幸的灾難。
1960年,蔡老的好友吳晗寫的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中的"罷官"二字就是根據蔡老的意見加上去的。
文革期間,《海瑞罷官》受到批判,而"罷官"二字又是重點,蔡老因此受到牽連,遭到殘酷的迫害。
70年代,美國侵略越南,"同志加兄弟" 的中國給予越南無私的援助,
舉國上下尤其是福建、廣東、廣西、雲南等省的植物學工作者都在四處尋找特效止血藥,
儘管踏破鐵鞋,但都是徒勞無功,一無所獲。當時蔡老剛剛得以"解放",恢復工作,
已過花甲之年的他以博大的胸懷,不計個人恩怨,根據年青時代采集標本的回憶,
帶領一批青年科技人員于1972年首次在雲南省思茅地區孟連縣境內的石灰山上發現大片龍血樹。
從此,國產血竭才得以誕生,且其療效優于進口的、以棕櫚科植物爲原料加工的血竭,
填補了我國醫藥史上的一項空白。爲此,蔡老去世以後,
他的一半骨灰埋在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內他親手種植的龍血樹下,
另一半骨灰埋在昆明黑龍潭昆明植物研究所裏他親手種植的水杉樹下。
龍血樹 - 植物壽星
龍血樹生長很緩慢,一年之內樹幹增粗還不到1厘米,
但在植物界中它的生命期最長,可達八千年,因此被植物學家們譽之爲"植物壽星"。
龍血樹是一種熱帶常綠喬木,樹皮一旦被割破,便會流出殷紅的汁液,象人體的鮮血一樣,因此而得名。
它大多分布于海拔較高的石灰岩地區,高可達20米,樹幹粗短,樹皮縱裂,顯得老態龍鍾,
但枝、葉却十分繁茂,墨綠色的帶狀葉片集中輪生于枝頂,青翠欲滴,生機勃勃,
整個樹冠非常美麗,在許多旅游區、賓館、酒店都可以見到供人們觀賞的龍血樹。
目前,龍血樹已是珍稀植物,受到了國家的重點保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